跨境電商高速發展 交易風險如何規避
在跨境電商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大環境下,不論是傳統外貿企業還是剛起步做外貿的“菜鳥”,均躍躍欲試想成為跨境電商領域的創業者,盤算著自己試水電商業務的可能性。但隨著跨境電商業務競爭日趨激烈、平臺監管日益嚴苛和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我國跨境電商業務面臨的經營風險也有所上升。
一、跨境電商業務的風險情況
在當前全球運力緊張、運費高企的背景下,建議跨境電商企業關注以下經營風險:
1.跨境電商業務涉及跨境貿易和跨境物流等方面。近期運費暴漲、匯率波動等因素使得跨境電商賣家的成本暴增,包括物流、營銷、庫存、資金、退貨、損耗等在內的顯性或隱性成本難以簡單測算,據不完全統計,前后端物流+倉儲的成本占比會達到20%以上,近期更有可能達到30%以上。
2.除了成本風險之外,運力下降還有可能導致商品積壓、發貨難、發貨慢以及配送周期延長等情況,對下游銷售和客戶的體驗帶來負面影響。行業內“大行業、小賣家”的情況比較普遍,這種“小馬拉大車”的情況造成一些跨境電商企業的經營風險高于傳統出口企業。
3.中國跨境電商賣家高度依賴亞馬遜等第三方平臺,今年四月,“1300萬條刷單數據,20-25萬賣家的Gmail數據被泄露,使得亞馬遜不得不進行大規模封殺”的消息不脛而走。雖然亞馬遜日常也經常關閉違規賬號,但此次規模之大、波及面之廣幾乎前所未有,導致大量跨境電商賣家可能出現銷售受阻、賬戶凍結、品牌被封等經營財務風險。
二、出口跨境電商信用保險模式探索
跨境電商業務的參與者不斷增加,但行業風險也在日益集聚。信用保險在傳統行業中已非常成熟,本文在現有跨境電商的出口業務模式下,創新探索,總結了如下五類信用保險模式。希望能在風險來襲時,為行業相關方規避風險、減少損失:
(一)“跨境電商+外綜服平臺”模式
投保人:外綜服企業
授信主體:跨境電商賣家的境外主體
承保業務:外綜服企業幫助跨境電商企業采購產品并出口后,對跨境電商企業形成的應收賬款
特點:跨境電商平臺可以實時提供跨境電商賣家的銷售數據支撐授信
(二)“跨境電商+保理公司”模式
投保人:貿易公司
授信主體:跨境電商賣家的境外主體
承保業務:貿易公司幫助跨境電商企業采購產品并出口后,對跨境電商企業形成的應收賬款
特點:保理公司可為貿易公司采購貨物提供資金支持
(三)“跨境電商+海外倉平臺”模式
投保人:貿易公司
授信主體:跨境電商賣家的境外主體
承保業務:貿易公司幫助跨境電商企業采購產品并出口后,對跨境電商企業形成的應收賬款
特點:跨境電商賣家及貿易公司通過與海外倉公司的數據對接,定期查看跨境電商賣家的庫存變動,以了解跨境電商賣家的銷售情況
(四)“跨境電商+銀行”模式
投保人:銀行
授信主體:跨境電商賣家的境外主體
承保業務:銀行買入的貿易公司對跨境電商賣家的合格且符合條件的應收賬款
特點:基于銀行與跨境電商平臺的收結匯業務合作,通過銀行投保,為電商平臺的國內供應商提供批量融資
(五)“跨境電商+服務貿易”模式
投保人:物流公司
授信主體:跨境電商賣家的境外主體
承保業務:物流企業為跨境電商賣家提供運輸服務后形成的應收賬款
特點:在運費占比不斷上漲的背景下,通過信用保險擴大跨境電商與物流企業信用交易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出口規模。
以上模式只是初步的探索,在實際業務的開展中,多種模式可能會有重疊,隨著行業的發展,也可能會衍生出新的形式。跨境電商的發展給消費者帶來的生活習慣變化,已實實在在的改變了人們的行為模式。在跨境電商業務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中國信保將繼續發揮政策性職能,進一步提升服務外貿企業質效,為廣大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專業的服務。
信息來源:中國信保上海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