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保參加第14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并首次發布《RCEP國家貿易信用環境分析報告》 盛和泰總經理出席并發表主題演講
9月17日,以“RCEP框架下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為主題的第14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在南寧成功舉辦。近300位政金企嘉賓受邀參加,共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
中國信保總經理盛和泰作主題演講,闡明了出口信用保險作為國際通行的貿易和投資促進工具,在防風險、促融資、補損失方面的重要價值,以及中國信保作為我國惟一的中央管理的政策性保險機構,在支持國際貿易和投資、保鏈暢鏈、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及國別風險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介紹了今年以來,中國信保在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發揮好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充分發揮跨周期逆周期調節作用,為保訂單、拓市場、降成本提供有利保障等方面發揮的作用;以及在增強企業發展信心、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加大信用保險結構性供給、助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支持企業開拓新市場、強化中小微企業資源保障,并為中國企業與東盟經貿合作提供全方位的風險保障和服務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盛和泰總經理表示,中國信保將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的功能和作用,努力推動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一是聚焦服務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支持貿易高質量發展;二是聚焦區域重大項目和“小而美”項目,支持項目開發和投資合作;三是聚焦風險管理功能,努力為企業提供一攬子信用風險管理方案;四是聚焦政策性功能效用,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參與多雙邊經貿合作。
盛和泰總經理還在論壇期間,見證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相關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論壇期間,中國信保首次發布了《RCEP國家貿易信用環境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是中國信保依托自身承保、理賠等數據優勢及多年積累的海外信用風險分析方法論,針對RCEP開展系列課題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研究顯示,2021年衡量貿易信用風險發生概率和損失程度的多項指標有所好轉,RCEP域內貿易險出險率整體下降,報損案件數量下降11%,14個國家中僅有4個出險率同比上升,15個行業中僅有2個出險率同比上升。新西蘭、新加坡、日本是近三年平均出險率最低的國家,電子元器件、消費電子和成品油是近三年平均出險率最低的行業。在遭遇逾期付款的被調研企業中,平均逾期天數、超長逾期付款占比也整體有所好轉。
中國信保將每年度更新《報告》,并結合廣大出口企業的反饋,不斷加深數據分析、完善模型監控體系,使《報告》成為企業拓展RCEP市場、了解貿易信用風險和輔助企業貿易決策的“指南針”。